工期有纠纷如何解决处理

来源:国晖(北京)律师事务所 作者:国晖(北京)律师事务所 时间:2019-09-30

  当前,法治社会建设,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很多人都有接触合同,也会遇到合同纠纷。而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工期纠纷也是普遍都会发生的一种纠纷,很多时候是因为工程的开工日期与竣工时间约定不明确,那么工期纠纷如何解决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发包人常用来抗辩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进度款或结算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承包人承担工期延误违约金,要主张工期违约金就涉及到举证问题,一个是实际开工时间的认定;另一个是竣工时间的认定。

  一、认定开工日期

  开工日期,是建设工程工期的起算点,也是控制工期风险的第一个重要节点。一般而言,开工日期的确定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中约定具体的日期作为开工日期;

  2、以发包人开工通知中写明的日期作为开工日期;

  3、以监理人的开工通知写明日期作为开工日期;

  4、以承包人递交的开工报告或开工申请被批准的日期为开工日期。

  若有开工会议纪要、开工通知明确了开工时间则可以此举证;没有这些证据则可依据开工报告记载时间来作为开工时间;若这些均没有,一般可以合同记载时间举证。

  二、认定竣工时间

  竣工是指承包人完成施工任务。一般来说,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均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予以接收。然而在实践中,承包人工程完工之日和竣工验收时间经常有时间差,关于竣工时间的认定,司法解释做出了规定:

  1、以双方确认的日期为竣工日期。

  2、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3、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4、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工程占有之日为竣工日期。

  前面说的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而施工中往往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由此产生工期顺延及索赔事项。要主张工期顺延及索赔,承包人需举证,即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留存相应的资料、文件,这对施工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完善的制度是一个考验。

  三、工期顺延的情形

  工期合法顺延时,是不需承担违约责任的,工期顺延的情形主要有以下:

  1、施工过程中,发包人时常要求承包人增加工程量,因而必然导致工期的增加;

  2、因发包人变更设计而导致承包人无法施工的期间应当从工期中扣除

  3、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提供设计图纸等施工必需的资料,导致承包人无法施工的,则从发包人提供这些施工必须资料之日起算工期。

  4、发包人未按约支付工程款,承包人有权停工,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责任由发包人承担。

  5、发包人指定的分包人与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衔接不当导致工期延误,发包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工期延误责任。

  产生工期纠纷后,在通过法律处理的过程中,原则上采取谁主张谁取证的原则,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包和承包方都要对以上各事项做好记录并保存好相关证明材料。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