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
一家专注于公司法律事务的律师事务所
什么是经济性裁员
我们知道,一家公司只有经营状况可以,才能维持员工,维持公司的运营。如果公司经济不好,运营不善,那么是很可能会裁员的。很多人对于经济性裁员这个词是比较陌生的,那么接下来为您介绍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经济性裁员条件是什么
一般企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员:
1、是企业没法正常生产经营,濒临破产,被相关部门宣告进入整顿期间;
2、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问题,达到企业所在地分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企业要裁员,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企业满足了以上两种裁员任何一种条件,同时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这样企业裁员才是合法的,以裁员的方式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才是有效的。
二、经济性裁员程序是什么
1、企业在要裁员的时候,需要提前三天跟员工说明公司现在的情况,并把公司经营困难的相关资料都准备好,给员工看。
如果裁员不是员工在工作上的失误和员工自身问题导致的,员工上班上的好好的就要被裁掉,会给员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生活上的负担,所以,在决定裁员前,可以听听员工们的意见。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
内容包括:被裁人员的名字、什么时候裁,时间写明还有具体的实施步骤,符合法律相关规定和被裁人员的经济补偿;以下人员企业是不能随便裁的:
(1)有职业病或者因为工作受伤被鉴定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2)怀孕的女员工、产期的女员工、哺乳期内的女员工;
(2)法律明确规定的其它情况者。
三、公司经济性裁员应该注意的事项
1、对于被裁减人员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由支付单位在支付时一次性代扣。
2、对于被裁减人员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具体平均办法为:以被裁减人员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被裁减人员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被裁减人员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被裁减人员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4、裁员的补偿标准到底是N 还是 N+1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很多企业都认为裁员时用人单位对被裁减人员的补偿标准是:【N(本单位工作年限)+1】个月工资。该理解其实是错误的,【N+1】中的“1”通常指的是“一个月的代通知金”,《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劳动者无过错辞退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代替一个月的提前通知期。
但经济性裁员并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的法定程序,因此,只要裁员条件相关程序履行完毕后,用人单位可以通知员工且立即生效,用人单位只需支付员工N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当然,为了达到快速裁减人员的目的,企业可以不走裁员程序,而是采用【N+1】的补偿标准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综上所述,企业决定裁员后,要提前30天通知被裁的员工,如果企业没有提前通知,要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给被裁员工,替代提前通知期。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