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晖说法
一家专注于公司法律事务的律师事务所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行为有效吗?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在过年期间未成年人都会收获一笔不菲的压岁钱,不少父母会让未成年人自己管理压岁钱。倘若未成年人用压岁钱打赏主播,父母知道后可以追回吗?
一、未成年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独立实施法律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资格。
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以及该民事法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如果未成年人未满八周岁,根据《民法典》(即将生效)第二十条的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实施什么样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2.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八周岁,那么根据《民法典》(尚未生效)第十九条的规定,他们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此时,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状态。
但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二、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行为是否有效
如前所述,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任何民事法律行为都是无效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需要看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符。
1.八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向主播打赏,无论金额大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父母可以将打赏的钱追回来。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打赏主播是否有效,则需要判断打赏金额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1)如果打赏金额较小,与未成年人应有的认知相符(如10元、20元等),则该打赏有效。
(2)如果打赏金额较大,已经超出了未成年人应有的认知水平(如5000元、10000元等),则该打赏行为的效力待定,需要经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才有效。
例如,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在[(2020)苏0891民初981号]判决书中认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人的打赏主播的行为有效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向广东国晖(北京)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