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所里,每天都能接到当事人咨询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该怎么办的电话。劳动者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致使个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十分嚣张。那么,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希望能点亮您的维权之路。
一、和用人单位友好协商
在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友好协商,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将欠薪拿回来。但是往往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很难让对方履行义务。
二、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
这里的劳动行政部门就是指劳动监察部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带着劳动合同书、工作证等材料,填写相关申请材料,后续就等着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即可,而且劳动监察部门具有行政处罚权,用人单位还是比较忌惮的,处理起来比较快捷。所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是很好选择。
三、申请劳动仲裁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司法前置程序,处理程序与法院打官司的程序基本相同,需要劳动者组织证据来证明拖欠工资的事实存在。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尽可能多的准备证据材料、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般会先进行调解,如果双方同意调解,签了调解书就结案了,如果单位仍然不给钱,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了。
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调解,那么案件就开庭审理,仲裁委出裁决书,这个时候就看劳动者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了,如果证据充分,有可能被支持,反之则可能败诉。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经过
劳动仲裁,在仲裁委作出裁决后,一方或者双方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和法院的程序基本相同,无论是仲裁还是诉讼,证据组织是最关键的,劳动者一定要尽可能的收集证据,几个关键的点:证明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标准、证明拖欠工资的时间。
具体可以收集以下证据:劳动合同书、薪酬通知单(确认单)、银行流水、社保流水、工作证、工作服、考勤记录、入职资料(如入职登记表、报名表等)、离职资料(如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离职申请书、解除劳动合同备案册等)、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国法律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依旧不乏部分用人单位忽视法律,知法犯法。对此,首先,应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其次,加大处罚力度;最后,如劳动者遭遇此类事件,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